前言 Ⅲ
43 过电流保护 1
430.1 范围 1
43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30.3 一般要求 2
431 按照回路特征的要求 2
431.1 线导体的保护 2
431.2 中性导体的保护 2
431.3 在多相系统中中性导体的分断和再接通 3
432 保护电器的特性 3
432.1 兼有防止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的保护电器 3
432.2 只防止过负荷电流的保护电器 3
432.3 只防止短路电流的保护电器 3
432.4 保护电器的特性 4
433 过负荷保护 4
433.1 导体与过负荷保护电器之间的配合 4
433.2 过负荷保护电器的位置 4
433.3 过负荷保护电器的省略 5
433.4 并联导体的过负荷保护 5
434 短路保护 6
434.1 预期短路电流的确定 6
434.2 短路保护电器的位置 6
434.3 短路保护电器的省略 6
434.4 并联导体的短路保护 7
434.5 短路保护电器的特性 7
435 过负荷保护与短路保护之间的配合 8
435.1 用一个电器提供的保护 8
435.2 由分开的电器分别提供的保护 8
436 利用电源的特性限制过电流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并联导体的过电流保护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433.1的条件(1)和(2) 1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过负荷保护电器的位置或省略 15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短路保护电器的位置或省略 18
参考文献 21
图A.1 m 根并联导体中每根都有过负荷保护电器的回路 11
图A.2 m 根并联导体共用一个过负荷保护电器的回路 12
图A.3 在故障开始时流通的电流 13
图A.4 保护电器cs动作后流通的电流 13
图A.5 可联动的保护电器的说明 13
图B.1 433.1的条件(1)和条件(2)的说明 14
图C.1 过负荷保护电器(P2)不在分支回路(B)的起点(见433.2.2a)) 15
图C.2 过负荷保护电器(P2)装设在不超过离分支回路(B)起点的3m 处(见433.2.2b)) 15
图C.3 可以省略过负荷保护的说明(见433.3.1a)、b)和d)) 16
图C.4 在IT系统中可以省略过负荷保护的说明 16
图D.1 短路保护电器(P2)在分支回路上位置的有限改变(见434.2.1) 18
图D.2 装设在分支回路起点电源侧某点的短路保护电器P2(见434.2.2) 19
图D.3 对某些应用,可以省略短路保护电器的情况(见434.3) 20
表43A 导体的k 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