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雷电流参数 6
5 雷电损害 7
6 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 10
7 防护措施 11
8 建筑物雷电防护的基本准则 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雷电流参数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用于分析的雷电流时间函数 2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用于测试的雷电流模拟 31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模拟雷电对LPS部件影响的测试参数 34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不同安装点的雷电浪涌 45
参考文献 49
图1 GB/T21714各部分的关系 Ⅳ
图2 不同损害类型产生的损失类型和风险 10
图3 LPS确定的LPZ(GB/T21714.3—2015) 15
图4 SPM 确定的LPZ(GB/T21714.4—2015) 16
图A.1 冲击电流参数的定义(典型值T2<2ms) 18
图A.2 长时间雷击参数的定义(典型值2ms图A.3 下行雷闪的可能组成成分(通常是对平地和低矮建筑物的雷击) 19
图A.4 上行雷闪的可能组成成分(通常为对暴露和/或较高建筑物的雷击) 20
图A.5 雷电流参数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通过概率95%到5%的值) 23
图B.1 首次正极性短时间雷击电流的上升沿波形 27
图B.2 首次正极性短时间雷击电流的下降沿波形 27
图B.3 首次负极性短时间雷击电流的上升沿波形 28
图B.4 首次负极性短时间雷击电流的下降沿波形 28
图B.5 后续负极性短时间雷击电流的上升沿波形 29
图B.6 后续负极性短时间雷击电流的下降沿波形 29
图B.7 按LPLI参数得出的雷电流幅频密度曲线 30
图C.1 模拟首次正极性短时间雷击单位能量和长时间雷击电荷的试验发生器 31
图C.2 根据表C.3定义的雷电流陡度 33
图C.3 用于大试品的模拟首次正极性短时间雷击波头陡度的试验发生器 33
图C.4 用于大试品的模拟后续负极性短时间雷击波头陡度的试验发生器 33
图D.1 用于计算两导线电动力的示意图 39
图D.2 LPS的导体典型布置图 39
图D.3 图D.2结构应力F 的应力图 40
图D.4 沿图D.2中水平导线单位长度上的力F 40
表1 雷电对典型建筑物的影响 7
表2 不同雷击点导致建筑物的损害和损失 9
表3 各LPL对应的雷电流参数最大值 13
表4 各LPL雷电参数的最小值及其对应的滚球半径 14
表5 雷电流参数上下限值对应的概率 14
表A.1 摘自CIGRE(ElectraNo41或No69)[3,4]的雷电流参数值 21
表A.2 雷电流参数的对数正态分布—摘自CIGRE(ElectraNo41或No69)[3,4]从概率95%到5%
的数值计算得出的雷电流参数的均值μ 以及标准差σlg 22
表A.3 概率P 与雷电流I 的关系 23
表B.1 式(B.1)的参数 26
表C.1 首次正极性短时间雷击的测试参数 32
表C.2 长时间雷击测试参数 32
表C.3 短时间雷击的测试参数 32
表D.1 在计算不同的LPS部件和不同的LPL下的测试值时应考虑的雷电威胁参数 34
表D.2 LPS部件常用材料的物理特性 37
表D.3 截面积不同的导体温升与W/R 的关系 37
表E.1 不同土壤电阻率下冲击接地阻抗Z 和Z1 的值 46
表E.2 雷击导致的低压系统浪涌过电流预期值 47
表E.3 雷击导致的通信系统浪涌过电流预期值 47